歡迎光臨 佛山市沃博企業管理服務有限公司 官方網站
網站地圖發布者: 沃博 時間:2024-04-07 15:56:47
1、危險源是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管理核心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的目的是控制事故的發生。導致事故發生的根源是危險源,要想控制事故的發生,必須首先辨識危險源,控制危險源所帶來的風險,所以危險源成為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管理核心。
系統安全認為,危險源是導致事故的根源,系統中之所以發生事故,是由于系統中危險源的存在,防止或減少系統中事故的發生,可從消除系統中危險源或降低危險源所帶來的風險入手。所以,組織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是圍繞危險源管理而展開的。圍繞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風險控制策劃,確定目標、管理方案,實施運行控制,檢查落實完成和遵守情況,職業比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要素依次展開。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每個要素要求的設立,都是為了控制危險源所帶來的風險。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不斷持續改進,其根本目的是風險控制程度的不斷提高。
組織建立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要根據其所擁有的危險源這個管理核心,按照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標準要求,設立和展開其管理要素。
2、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具有實現遵守法律法規要求的承諾的功能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與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不同,應服務于織織內部員工和其他相關方對生命健康的需要,這種需要不是通過一種簡單的合同、投訴形式向組織傳達的,而多是以政府法規要求的形式表達出來。因此,對于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如何將政府的法規要求納入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是十分重要的。
在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標準中,職業健康安全法律、法規要求貫穿其始末。組織的職業健康安全方針中要體現對遵守職業健康安全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的承諾: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策劃,一個重要依據是職業健康安全法律、法規的要求:標準中法律與其他要求的要素則要求組織能充分掌握所適用的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有相應暢通的法規獲取渠道,為體系的運行操作提供依據:職業健康安全目標和旨在實現它的管理方案的建立,要考慮法律與其他要求;組織的職業健康安全培訓、協商與交流、文件與文件管理要包含職業健康安全法規信息并滿足其有關要求:運行控制、應急準備與響應,是實現法規對控制職業健康安全風險要求的重要途徑:檢查與糾正措施中要求定期評價對職業健康安全法律、法規的遵循情況,對存在不符合法規要求的問題,采取糾正和預防措施;管理評審中:要考察職業健康安全法規的發展,從而調整、改善體系,使其達到充分、適用和有效。
有效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運行,是以法規為最低要求,不斷的持續改進。
3、目標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方案是實現持續改進的重要途徑
職業健康安全目標是組織為將其內部危險源所帶來的風險降低至某種程度而制定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方案是旨在實現這些目標的計劃方案。組織根據風險評價結果,考慮到法規要求、可選技術方案、財務、運行和經營要求、以及相關方的觀點,制定其職業健康安全目標。這種目標,實質上就是要求組織盡司能地降低其內部的職業健康安全風險。組織在制定出目標的基礎上,通過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方案的實施,降低了職業健康安全風險,取得了職業健康安全績效,使得其職業健康安全狀況得到了改進。目標、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方案作為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標準中所包含的要素,在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運行的PDCA循環中,不斷地去實施,從而使得組織的職業健康安全績效達到持續改進。
4、運行控制是組織控制其風險的關鍵步驟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標準中運行控制條款要求,組織對與所認定的風險有關的需要采取控制措施的運行與活動,要加以規劃,保證它們在成文的運行控制程序的控制管理條件下進行。這就保證了給組織帶來風險、可能導致事故的危險源,都屬于受控狀態。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中的運行控制程序,嚴格規定了組織運行與活動中的運行標準,這種運行標準是避免事故發生的保障條件。對于一個組織,運行控制程序文件是控制其風險的法規性文件,必須嚴格遵照執行。
相應地,在建立與保持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過程中,運行控制程序文件的策劃與編制,就成為組織控制其職業健康安全風險的關鍵步驟。組織只有全面、準確地策劃和編制運行控制程序文件,才能保證在運行過程中有效地控制風險,避免事故發生。
5、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監控系統對體系運行起到保障作用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標準所倡導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是一個管理上科學、理論上嚴謹、系統性強的管理體系,具有自我調節、自我完善的功能。其監控機制,具有實施檢查、糾錯、驗證、評審和提高的能力,包括檢查與糾正措施、管理評審兩大要素的所有內容,其中績效測量與監測,事故、事件、不符合、糾正與預防措施,審核,管理評審,這三個條款具有獨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功能,包括日常監督管理,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狀況和體系要求評價,也包括根據組織內部因素和外部環境狀況進行總體判斷,形成了比較嚴密的三級監控機制。
首先,績效測量與監測,以及事故、事件、不符合、糾正與預防措施中,包含著組織的職業健康安全的日常檢查,以及職業健康安全目標、法規遵循情況的監控:還包含著事故、事件、不符合的監控和凋查處理。對于上述監控中發現的問題,解決的方法是隨時產生,隨時解決。
第二級監控措施,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審核,則由組織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者代表組織內部審核員進行的,內審員得到了充分的授權,將對組織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運行狀況做出評價,判定組織的職業健廖安全管理體系是否符合標準要求。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審核是集中發現問題、并集中解決問題的一種有效手段。內審中發現的問題,有些可立即解決,有些需匯報給最高管理者,由其決策來解決。內審完成后應對組織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運行情況做出書面性結論。
第三級監控,即管理評審是由最高管理者組織進行的,將一些管理層解決不了問題,關系企業大政方針的問題集中在一起,由決策層加以解決。管理評審的內容包括內審的結果、目標的實現程度、及持續改進的要求等。管理評審應針對組織內部變化的因素和外部變化的環境,對體系的持續適用性、有效性和充分性做出判斷,做出相應的適當調整。
這三級監控措施并不是各自獨立的,在監控的內容上有所交叉,互為補充,構成了完整的監控機制,以保證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持續適用、充分利有效。
6、明確組織機構與職責是實施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必要前提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個重要組成部分就是組織機構,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建立、運行均是圍繞組織機構,以其各職能和層次展開。因此,明確組織各職能與層次間的相互關系,規定其作用、職責與權限,足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建立與運行前提條件和有力保障。
在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標準中,機構和職責條款明確規定,建立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要明確組織內部全體人員的職業健康安全職責,形成文件并傳達:要求管理者為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建立與保持提供必要資源:還特別強調在組織的最高管理層任命一名管理者,并規定了其具有職責與權限。
在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實際運行中,機構的合理司靠、職責的明確、資源的充分保障是體系運行的必要條件。同時實現標準每一要素的要求都有賴于相關責權人員的參與與執行,有賴于相關資源的充分保障。這樣,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建立與保持就將上至最高管理者下至員工聯系起來,體現了全面系統、結構化的管理特色。
7、其他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要素的作用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各個要素各有其功能,都是管理系統中不可缺少的。有些體系要素具有較強的管理特色,是任何一個管理體系都應加以考慮的,它們為體系的建立與保持提供了必要的保障。這些要素包括:培訓、意識與能力,協商與交流,文件,文件與資料控制,記錄及記錄管理。
搞好職業健康安全工作,需要組織的全體人員具備一定的意識和相應的能力。實施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需要組織的全體人員積極的參與,而這要建立在組織的每個成員都意識到積極參與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基礎上;同時,組織的每個成員在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建立及運行過程中部承擔著特定職責和任務,要使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成功運行,每個成員都必須具備完成其工作任務的能力。上述的意識和能力需通過適當的培訓和經歷獲得。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是由組織的內部因素組成,存在于外部環境中。因此,有關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組織內、外部信息交流,是體系有效運行的關鍵因素。職業健康安全的直接利益對象是組織的內部員工,組織在內部信息交流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是與內部員工的協商。
只有對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所展開的要素,進行必要的文件化描述,才能使得按照標準建立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具有實際的可操作性。一般組織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文件一旦形成,便在組織內部產生了法規效應,它們是織織開展職業健康安全工作的指導性文件。相應地,文件與資料控制也非常重要,很難想象一個文件和資料混亂的管理體系會運行有效。
一個具有可追溯性的管理體系,才能保證充分、適用和有效。記錄是保證管理體系具有可追溯性及可驗證性的一個重要方面。在有充分、適用的記錄同時,在一定期限內妥善保管記錄同樣也是十分重要的。
友情鏈接:
Copyright? 佛山市沃博企業管理服務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ICP備11088590號
技術支持:萬迪網絡